女装毫无疑问是个低端行业智慧优配。
我是浙江人,在我们那边,一个女人实在是没有谋生的技巧和手段了,就会去租一间门市部,然后去四季青进一些衣服,挂到店里来卖。一般这种店半年内就会倒闭。她就会四处送衣服给亲友。亲友们不情不愿地承下这份人情。
而我从小到大都是那种劲劲儿的好学生,万万没想到,快30的时候,开始搞女装。我和从前几乎没有打过交道的初中同学,重逢在工厂展厅,她已经是销售主管,叮嘱我说:“手机放进密封袋里,不好拍照的。”
做了三年线上女装,当然重塑了我很多东西。
我25岁的时候,因为写自己没有坐过绿皮火车被骂“何不食肉糜”,轰轰烈烈登顶微博热搜。这事要搁现在,不带一丝犹豫的,我只会接住流量卖货。
这不是什么故作坚强通透:
25岁的时候我觉得别人在骂我,现在我觉得,别人未必在骂我,只是骂ta想象中的那个人,ta也不了解我,只是看到了热搜就随口骂两句。
同样的,我对别人的生活也一无所知。
我能看到的,也都是社交媒体推给我的浮光掠影。
所以我对绝大多数热点话题都没有参与的兴趣了。
那天看到一句话,说电商可以迅速让好学生领会到什么叫\"street smart\"——你可以理解成市侩的聪明,也可以翻译成,真实的世界规则。
比如你做了电商,你就会知道没什么事情是“应该”的:
工厂跟你说了货期,但当然可以有变故;
说好的价格,当然可以临时涨价;
每个环节当然都可以出岔子,我们的二维码都被印错过。
但与此同时,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残酷得很公平,势利得很温情。
比如,虽然有先来后到,但,你一直能给工厂下大订单的话,你就可以插队,挤掉别人的排单,你的货可以出得最快。
三年,我就从被挤掉的人,变成了插队的人。
秋冬,衣服成本高,很多店都会挂账,我们是付钱付得最爽快的。
后来工厂就很愿意接我们的订单。几件几件的小单,也愿意做。
我跟工厂的关系,就好像一对相互忍耐又离不掉的中年夫妻。
我要提防工厂给我搞幺蛾子智慧优配,工厂也经常嫌弃我“规模小破事多”。
但我们又认可彼此的价值,都觉得暂时找不到更好的替代。
前不久,我的供应商回哈尔滨,还给我排队买了东北红肠。我表达完感谢,寒暄说你回去干嘛呀,她说参加婚礼呀,你看我朋友圈!可热闹!
我只能实话实说:上一次我们俩在群里互骂完,你把我屏蔽了。
讲这些也不会尴尬。这两年我有点领会到be water的意思,人跟人之间,都是因利而聚、利尽而散,但当中交错的,也是真实的缘分。
我也不觉得做女装浪费了我念过的书。
脑子是好东西,放哪都有用。
我们一直不包邮,也没有退货运费险。
一开始多难啊……但我现在无比庆幸我坚持了这个规则。
我最近发现山姆下架了我最爱的牛小排,连甜杆西兰花都没了,我感到很痛苦,因为我一直觉得山姆的肉蛋果蔬品控很好,我可以无脑买。现在我要重新找一个买菜途径了。很烦。
烦的过程中,我意识到,我想做的,其实是跟从前的山姆一样的事情。
淘宝女装绝大多数都包邮,甚至还有退货运费险。
我这个夏天因为要出去玩,所以买了不少裙子、泳衣——是没有任何购物成本,但严重浪费了我的时间。
基本到手都觉得“不值”,而且会觉得,店主对自己的商品毫无自尊心,经常是一个快递袋包着一条皱巴巴的裙子。最夸张的是,有时候两件价格差几百的衣服,退货地址却是同一个。也就是说,都是同一个地方拿货,随心所欲定价,看哪个冤种把它留下。
而我们设置运费,等于是跟顾客达成了隐秘的约定:我不接受拍着玩,但同样的,我承诺不卖垃圾。
我卖的东西,从包装、到质感、到版型,都一定在你的期望值以上。
所以我们退货率一直控制在20%左右,这给到我们一个喘息空间。
前两天我看到一个淘宝女装头部店主说,你不定五倍的倍率,你就不赚钱。
我们倍率可以稳定在1.5-1.7之间,赚的是少,但没有亏。
然后因为质价比高,所以很多人到手很惊喜……
也算实现一个正向小循环吧。
另外,我发现女装的视觉和语言智慧优配,存在强烈的“通货膨胀”,就是每家的话术都是那么的夸张……消费者会陷入迷惘。
所以今年上新的时候,我尤其注意语言的克制。
喜欢“占便宜”是人的天性。商家通过话术,让顾客产生100块钱能买到1000块钱东西的幻觉,但到手啪嗒发现就值10块……于是退货产生了。
而我,希望可以跟我的顾客坦荡、诚实地对话。
拿羊毛衫给大家举例。我们店里现在有两款羊毛上衣,一个定价299,一个定价599。
看着差不多,为什么会产生一倍的差价呢?
先说明一下,两个用的纱线都是扬子纱。
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扬子纱之于羊毛,类似iPhone于手机,就是行业顶流,价格断层的存在。
扬子纱的生产商,是张家港扬子纺纱,是一家中德合资公司,用的机器和管理体系都是德国的,中国主要提供原料和劳动力。
因为德国人的标准比较高,比如用的原料会在正常标准上高1到2个等级,会通过TEC工艺实现防缩水功能等……扬子纱就渐渐成了高端羊毛的代名词。它制成的成衣,也都自带“身份证”。
但同样是扬子纱,也会有支数的区别。
总结一下就是支数越高(数字越大),纱线就更细,肤感也更细腻、顺滑、轻薄。
而支数越低(数字越小),纱线就越粗,相对就会粗糙一些。但同时,保暖性更好,更结实耐磨。
比如140支的羊毛上衣,这个属于极高支数,到手你会觉得它“轻若无物”,“顺滑如丝绸”……跟你刻板印象里的羊毛衫非常不一样。
喜欢高端面料的人会很惊喜。
羊毛的形态是很丰富的,有个牌子叫 ice breaker,专门做高支数的羊毛速干衣。
我们也做过一批高支数羊毛吊带衫,轻薄到像一张纸一样。
专门给夏天穿的,非常吸湿透气。
但高支数羊毛也有缺点:一个是没那么厚,就没那么保暖。另一个是它纱线细,就相对更娇贵,容易被勾刮。所以这件亨利领唯一一个差评,就是一个顾客义愤填膺说,这么贵的衣服质量这么差,破洞了!
因为它纱线细啊大哥。经不起大力拉扯。
事实上每种面料都会有局限。
比如真丝不能频繁洗涤,洗多了就没有光泽感了,比如亚麻容易皱,还会有天然麻结,比如羊绒羊毛要用冷水中性洗剂洗……只有聚酯纤维是最容易打理的。但它不透气,穿感不好。
面料跟男人一样,只有十不全,没有十全十美。
只是商家长期以来跟媒婆一样,只说好的,缺点隐瞒。
到最后,顾客没办法用客观的心态面对服装了。
我们下半年新出的这个48支的亨利领羊毛衫,因为厚一些,所以保暖性能会好很多。就是一个正儿八经可以秋冬穿的打底衫。
而且比较修身,单穿或者穿在羽绒服里面都合适。
缺点就是肯定没有140支的细腻。
另外,现在是夏季末尾,人体毛孔是张开的,跟羊毛的天然毛鳞片结构摩擦,可能有刺痛感。到了秋冬,环境温度降低,皮肤干燥稳定,毛孔收缩,摩擦减少,就会感觉柔软亲肤。
总结一下,你现在觉着扎,到20摄氏度左右天气,就不扎了。
高温地区的用户可以再缓缓拍。
羊毛都会有这个问题,因为我们也有上精纺羊毛裤,薄薄的跟一张纸一样,光泽度特别好。
顾客跟我反馈,说6月份刚买的时候觉得上身痒,哎秋风一起,突然不扎了。
我最近看万千惠跟三宝上综艺,爱不爱的,是人家的事。轮不着我说。
我最大感触是,人不能拧巴。
千惠想用直播赚钱养音乐剧,但最后直播也没赚到钱,音乐剧基本功也荒废了。
人的发心和姿态都很重要。
要么不做,做了就好好做。
我以前也会有这种“优等生的倨傲心态”,就是卖衣服不好好卖,只想优雅地卖,顺手地卖。
这样很浪费生命和精力:凡是动作,皆有成本。
所以我下半年会专心致志卖衣服,如果你觉得“呀不习惯不接受”,那取关就可以了。
我已经到了彻底的 be water 的年纪,君子之交淡如水,不做强求。
- End -
盈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